Google跑馬圈地中國出版界 收益與疑慮並存 剛剛在新疆結束的第16屆全國書市,讓我們看到,Google(谷歌)正在對中國圖書市場進行更深的滲透 Google在中文圖書搜索領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在新疆書市期間,Google公司向外宣佈了其圖書搜索計劃中國地區又加入兩個新夥伴——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的消息,加上此前已經入夥的清華大學出版社和少年兒童出版社,目前國內已有4家出版社開始了與Google的戰略夥伴關係。 Google許諾的美好前景 Google圖書搜索中國專案負責人陳宇華告訴中華讀書報,Google圖書搜索是一項結合了網路+搜索+圖書的事業。具體方法是:由出版社提供圖書內容,Google公司對圖書進行數位化處理放到網上。讀者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詞,凡是符合標準的圖書都會順次列出,對於查詢結果讀者可以在符合關鍵詞內容的前後共5頁進行免費瀏覽,最後如果有購書需求,還可以透過Google頁面上提供的購書渠道進行購買。此外,出版社還能與Google享受到頁面連接廣告的分成。 為了吸引更多的出版社,Google公司在新疆召開了一個名為“Google能為中國出版人做些什么”的小型見面會,陳宇華也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到所有的宣傳手冊上,並表示“隨時都可以找我談”。而參加招待會的出版社也表現出了相當的熱情,會議一結束,就已經有出版社表示馬上要和陳宇華接洽。 浙江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張偉建說:“如果無需額外成本,出版社方面當然願意參加,畢竟Google這么有名。”高等教育出版社總編輯張增順在會前也向記者笑言:“我們首先是衝著Google的名聲來的。”慕名恐怕是很多出版社對這個專案感興趣的第一反應。 不過除了名牌效應之外,張增順也談到了更加深刻的原因。 據張增順介紹,有52年建社歷史的高等教育出版社,近二十年來發展迅速,從80年代初平均每年出書四五十種,到今天已經達到每年2500多種,總計發行圖書約13億冊,圖書品種十幾萬種。“這是一個海量資訊的時代”,作為出版社如何把層出不窮的新書有效介紹給讀者群,如何讓那些下架的、庫房裏的圖書也被關注到,這是業界共同思考的問題。“而Google擁有廣大的用戶,利用檢索的優勢,一方面能夠幫助出版社發掘潛在讀者,並延長圖書銷售周期和壽命;另一方面能幫助讀者更加便捷、準確地找到目標圖書。” 中信出版社社長王斌說:“透過幾十年的努力,今天一本書從出版社到書店、經銷商最終到達讀者手中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但是我們始終不能解決的是讀者群命中率很低的問題,而Google的技術卻恰恰能幫助我們。” 更多的出版社還表示除了解決營銷問題外,後臺提供的圖書瀏覽報告和廣告分成都很具有吸引力,前者是絕好的讀者對書籍需求的反饋資訊,後者又是一種新的營銷模式。 至於圖書搜索在中國的開通時間表,陳宇華說要等到“和出版社的合作形成一定規模以後”,也許這個“規模”並不用蓄積很長時間。 收益與疑慮並存 事實上,Google圖書搜索專案早在2003年底就有了雛形,當時搜索僅限於對圖書摘要和書目的檢索,直到2004年10月,Google才在美國率先推出了真正具有全文檢索功能的圖書搜索。截止到2005年底,Google圖書搜索引擎已經對全球二十多個國家開放,支援7種語言,全球已經有上萬出版社加入了此專案。 在今年3月的倫敦書展期間,幾家參與Google圖書搜索專案的出版社向外匯報了參與該計劃後其庫存書的銷售情況。據美國布萊克威爾(Blackwell)出版社稱,該出版社已經向Google提交了5000多本書目,僅在2005年第四季度,點擊“購買此書”達到57344次,其中一本1999年出版的《形而上學:詩選》(Metaphysics:An Anthology)上Google後,已經有2583次頁面瀏覽,597次點擊購買。該出版社發行部負責人稱,這是有史以來該書在美國最好的銷售紀錄。 哈潑柯林斯(HarperCollins)美國公司提供的資料也同樣對比強烈:在提交上去的6000本圖書中,書的總頁面瀏覽數達到600萬次,平均每本書每月被瀏覽97頁。在針對某本書為期5個月的對比試驗顯示,在HarperCollins.com網站,對該書只產生了351次頁面瀏覽和14次點擊購買,而經由Google圖書搜索則帶來了15600次頁面瀏覽和280次點擊購買。其中,絕大部分用戶都選擇從亞馬遜購買。 兩組資料出臺後,一時間人們踏破了Google在倫敦國際圖書博覽會的展臺。不過熱情之餘,許多出版社也提出了對內容是否安全的擔心。無獨有偶,同樣的疑問也徘徊在中國出版人的心中。陳宇華說,“保護內容對出版社至關重要,首先Google以技術起家,對資料安全很有經驗,其次,用戶瀏覽並非等於免費看書。”通常情況下用戶允許看5頁,瀏覽內容不可列印,不可保存,不可複製,而且圖書內容並不完全上網,“這樣就確保全書的內容不受威脅”。而對於出版社方面的要求則很簡單,只需提供形式不限的樣書,印刷品、pdf文件、word文檔都可以。 據陳宇華介紹,一本書從提交到上網大約需要1個月的時間,其中要經過掃描、勘校等步驟。此外,陳宇華還表示不會買斷出版社上網圖書的發佈權,也就是說出版社可以同時和各種搜索公司合作。 Google要走多遠 Google並非是唯一一個運作圖書搜索的商家。去年10月微軟、Yahoo等其他互聯網上的商家共同加入了一項名為“開放內容聯盟”的協定(Open Content Alliance),並宣稱不僅實現對圖書網上數位化檢索,而且還要將其他多媒體作品放到網上,可供搜索。 今年5月,國產搜索門戶百度與北京大學圖書館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定,嘗試將百度搜索服務在圖書資源及數位內容方面拓展延伸。業內人士表示,各方先後進入內容搜索市場,其實還是看中其所能帶來的點擊率和用戶支援度,最終是為了贏得滾滾而來的廣告。 當然,Google的目光肯定不止這么短淺。近日,Google總部已經向外宣佈,將來會允許出版社和版權擁有者在“圖書搜索”上出售電子書,並且從中收取30%。不容置疑的是,Google會在出版行業繼續滲透下去。也許下一步,Google會參與到出版物電子版的工作中,為電子書頁面增加圖片和連接。那個時候,出版社與Google的關係恐怕並非像今天這樣單純而友好了。(李晉悅)2006年07月04日 14:20:09  來源:中華讀書報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7/04/content_4793031.htm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523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